close

穀.稻.米.飯

 

穀發芽變稻子,稻上又長出穀子

穀去糠殼成米,米煮熟成飯

然後人吃了飯,回稻田裡,繼續

穀成稻、稻成米、米成飯、飯成人

人不成穀,穀自生

可是人成穀,所以生米;各種米,養百種人


R0023787

 

上週末收到碩哥從他雲林家土裡收穫的石頭米

牛皮紙樸質的包裝,和碩哥寫在標籤上的幾句話,好像連田裡的冬陽也一併寄來了,暖暖的

洗著米的時候,飄起來的小稻梗讓人莫名的有感觸

彷彿自己參與了這個穀成飯的過程,吃起來也更有味道

 

今天時間充裕,用瓦斯煮石頭米

份量為四杯米四杯半水,含悶的時間大約45分鐘

(話說今天這四杯放下鍋,一包1.5kg的米就完食了)

 

洗好米,蓋鍋蓋,開大火,煮滾,轉中火

維持在鍋蓋邊有滾沸的米湯,但是米湯不溢出來的狀態

米湯乾了之後轉小小小火,注意聽鍋子裡水泡啵囉啵囉的聲音

隨著水份越來越少,會變成像煎魚時候的逼哩逼哩的聲音

聲音會從連續狀態轉為慢慢增長的間隔,差不多煮到都變成單音就可以關火了

注意聞味道,不要太久沒理他會焦掉,當然如果想吃鍋粑就讓他稍微焦點

關火之後在鍋蓋上蓋布悶十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以上,有悟性的人大概嘗試個一兩次就能上手XD)

 

這次用的陶鍋鍋蓋密封性不好,煮好之後表層的飯乾乾的

加上火力沒抓好,忘記用中火先煮乾

鍋底有焦,但是還是有水氣殘留,翻過再悶之後比較均勻

 

以前住台中的時候有一口玻璃鍋蓋的不沾深鍋,用它幾乎百分百成功

蓋子打破之後改用普通的不鏽鋼湯鍋煮,也是很OK

基本上盡量選深、厚的鍋子,仿效古早時代燒柴的灶上那種圓底的鑄鐵大鍋

如果鍋子比較薄,悶的時候要注意保溫

可以趁煮飯的時候把廚房抹布都洗過、消毒過,拿來包住鍋子

飯悶熟,抹布也乾了,米蕊熟透,又Q彈

 

基本上瓦斯煮就是要在旁邊顧著,注意火力和滾沸溢出

那些白白的米湯可是讓飯好吃的精華,流掉了飯就會失去黏性

也有人開著鍋蓋,或在鍋子裡面墊布下去煮的(防沾鍋)

開蓋的煮法有個好處是可以邊煮邊吃看看,等差不多再蓋蓋子小火悶

當然也有用大量的水,像煮麵一樣,最後把水瀝掉,這種方法

多半是把飯當蔬菜吃的外國人才這樣搞,可能適合比較沒有黏性的長米

 

自從搬回家以後,因為電鍋太好用,再沒用瓦斯爐煮過,

這次石頭米小實驗,讓人非常懷念

想起台中租屋處那個明亮;看得到河堤綠意、有風流動的廚房…

冬天裡老窩在室內生活,人都萎靡了

找個時間好好的曬曬太陽、吹吹風、流流汗吧!

 

關於石頭米,來自田裡的孩子 http://field-child.blogspo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